WFU

網站頁籤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舒迷大叔愛亂講2017/3月

有很多名人、先知的金句彼此之間是相互衝突的,譬如要人「劍及履及」或「三思而後行」之類的。
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這是因為要「因材施教」或「因時制宜」而做適當的選擇。
什麼叫做智慧?就是可以把這些看似衝突的人生智慧找到一個相容的環境,把它發揮在適當的人、事、地、物上,讓你做事的時候有充分的理由與資源。
但有很多人不知變通與取捨,堅持一種沒有彈性的原則,當然到處碰壁囉!
而且這些人會假借正義、道德的大旗來傷害跟他們想法不一致的人,其實這些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智商不夠高,如此而已。


人體何其複雜?!
堅持只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決定設定的邏輯,跟只用平均數來決定設定的邏輯有什麼差別?
就像用食指指著別人罵的時候,你至少還有三根指頭是指向自己的。
當有一天,這個被前人創造出來的邏輯被新的邏輯更新之後,你的「信仰」是否也隨之破滅?所以當你知道愈多,信仰就會愈少。
大多數的生物力學實驗與分析都是平均數(或其他統計學方法),這就是應用科學的特性。
多瞭解一點是好的,多用幾種方法是必要的,不要讓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你的無知,那就太可惜了!


很多人問我婚姻幸福的秘訣是什麼?這兩天我想想可能的原因是~
1、婚姻是一個伙伴關係,婚姻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業,你得找一個跟你有共同目標的伙伴。
2、婚姻也是一種契約關係,重要的不是契約寫的夠不夠詳細、履約保證金夠不夠高?而是要找一個有能力且願意履行合約的人。
3、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是世界永遠在改變,你要改變對方但是也要改變你自己。
4、偶而幫對方做一點事,尤其是你不喜歡的事。
5、專長不一定要一樣,但是要有共同的興趣。
6、花錢的價值觀要一致。
以上都是我胡謅的,真實的情況是瞎貓碰到死耗子,剛好遇到一個對我很好的人,我只是一個幸運的人罷了,這應該才是最真實的!
經濟學家阿爾欽(Armen Alchian)講「成功在於結果,而不在於動機」,還說「沒有比成功更成功的事」。
所以沒有人可以教別人婚姻如何幸福,以上只是我想到的但不是保證有用的。
註:經濟學家阿爾欽(Armen Alchian)
http://xuezhaofeng.com/blog/?p=1724


23年前有個女生很可愛,我想追求她,但她跟我說:「我有男朋友了!」。
我不假思索的就說:「那有什麼關係?男朋友可以換啊!」。
結果她就變成我的女朋友了。
..........................
「科司定律」在我出生前就有了,所以我運用它也是很自然的事。(撥瀏海~)
http://wiki.mbalib.com/zh-tw/%E7%A7%91%E6%96%AF%E5%AE%9A%E7%90%86


2012年開始我就年年去中國,與中國人接觸,確實看到中國的進步與成長,但是我們自己的進步卻幾乎看不出來。
吃老本久了會出問題的,這就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還是得撥時間處理。
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615&nid=7790&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


一個老師的功力不在於整理課本的重點,而是告訴你課本裡沒講的東西,那才是你自己讀不到、不能理解的。


你買了多少槓片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扛起多少重量?
同樣的~
你買了多少昂貴的設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用它來解決多少人的問題?
讓你的腦袋、嘴巴、身體與設備完全融合在一起,這才稱得上是「專家」。


最近聽「北大經濟學」的薛兆豐老師講「沉沒成本」。
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你已經花錢買票了,但是看了一會兒覺得這是一部爛片,你有兩種選擇。
1、繼續看完爛片,不浪費買電影票的錢,但是浪費寶貴的時間。
2、轉頭就走,反正電影票的錢已經花了,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我們都知道該選擇 2,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實際上做到的人有多少呢?
我現在很少看電影,但是以前也是經常看的。我記得我沒看完就走出來的那一部電影是成龍在1989年上映的電影「奇蹟」。在這之前看過很多部成龍的電影,但是這一部電影是我看過的最後一部成龍的電影。
當時我覺得看這部電影很難熬,似乎所有的故事都是老調重彈、了無新意,看了約1/3之後我終於受不了,站起來轉身就走,步出電影院的那一剎那突然覺得豁然開朗!當時我雖不知沈沒成本的概念,但是卻已經在實踐它了。
在找資料的時候,我發現成龍自己覺得最滿意的作品居然就是這一部「奇蹟」,還不是「A計畫」或「警察故事」呢!
你有沒看完的電影嗎?
你有把不合腳的鞋扔了嗎?
你有把尺寸不合的車架扔了(認賠賣了)嗎?
歡迎你分享你的經驗。
沉沒成本~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89%E6%B2%A1%E6%88%90%E6%9C%AC
成龍的電影「奇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5%87%E8%B9%9F_(%E9%9B%BB%E5%BD%B1)
照片上的五位演員死了四位~
http://star.ettoday.net/news/477372


要底怎樣叫夠壯?
我至少聽過 Michael Stone 跟 Greg Haff 講過~
你的背蹲舉沒有2倍體重以上都不叫強壯。
加油!
註:
Michael Stone :ETSU 運動科學系之競技運動實驗室負責人。
Greg Haff :NSCA 現任主席。


如果我們看到一個領域門派特別多,眾大師各據山頭,那這應該不是一個充分競爭、交流頻繁、菁英參與的環境。
若有興趣鑽研,只要有點小聰明,這反而是容易出頭的領域,你也可以成為大師。
這時候就不要隨便叫某人大師,因為這個頭銜在能力上是有很大落差的,哈哈哈!


該要把電變跟功率資訊結合,達到「自動變速」的功能指日可待。


什麼叫「科班出身」?
譬如一個自行車從業人員該懂什麼?
在學的時候學了一些。
靜力學
結構力學
材料力學
流體力學
預力結構設計
道路工程
測量學
管流學
統計學
會計學
經濟學
藝術史與藝術批評
地球科學
攝影
繪圖
...
另外我自學或進修了一些。
解剖學
肌動學
生物力學
運動生理學
肌力與體能訓練
運動訓練法
奧林匹克式舉重
簡報技巧
機械設計製造
...
所以~
我是科班出身,毋庸置疑!(握拳)


我把自行車的市場分三層。
1、通勤車:生活基本的需求,愈便宜愈好,幾千元一輛,成人的需要,小孩不需要。
2、休閒車:短暫流行的趨勢,要有點花俏,幾千到幾萬,全家一人要一輛。
3、嗜好、運動、競賽:外行人看不懂,價格不可以跟最親密的人講,車庫裡面永遠少一輛。
「共享單車」,把第 1 類需求消滅了。
「單車熱潮」,把第 2 類需求玩爛了。
剩下第 3 類才是自行車市場最終的戰場,而只有最菁英的人類可以生存,趁著熱潮而來的人終將變成砲灰。


好市多的利潤來自會員費,而不是賣貨。
麥當勞是做房地產的,而不只是賣漢堡的。
蘋果賣的是品味,而不是產品規格。
立頓紅茶賣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原物料。
...
你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假如你覺得以前的你很幼稚,恭喜!你成長了。
假如你覺得以前的你很了不起,抱歉!你現在應該混的不好。
永遠把自己當初學者,我們都有進步的空間。


當某一資源從寡佔變成普及之後獲得利益的仍然是少數人。
只是資源寡佔時獲利的是擁有資源的人,而資源普及後獲利的是善於運用資源的人。
擁有資源的人並不等於擅長運用資源的人,差別在於腦袋而不是口袋。
我舉個例子~
現在大家都可以申請個部落格當部落客,也可以在FB申請個粉絲頁,也可以在Youtube上申請個頻道上傳影片...。
看似有更多的管道伸張發聲權,不需要登報、不需要出書、不需要上電視,但是你的文章、影像要怎樣才會有流量?
沒有好的文筆、思路,也沒有好的口條、顏值...,什麼都不用想了!


我們拿起相機學攝影,學的是「觀察人生的眼光」。
我們去訓練中心鍛鍊身體,學的是「使用身體的能力」。
這兩件事都是終身可以受用的。


好吧!我知道你們瞭解重量訓練的重要,但是你為什麼沒有體會到它的好處?
1、你需要行動:光是知道,但還沒有踏進訓練室開始訓練。
2、你需要一點耐心:剛開始的酸痛與心理的壓力讓你感覺不到它的好處。
3、你需要挑戰大重量:做了太多低強度、高反覆的訓練,若你已經度過適應期,該試試高強度、低反覆的重量,我跟你保證會愛上它。
重量訓練很安全也很有用,甚至很好玩!騎車有什麼好玩?跑步有什麼好玩?你玩過就知道。同樣的,重量運練、奧林匹克式舉重也很好玩的,你玩過就知道。


我們上 Google、Facebook ...不用錢,那是因為我們是他們在網路上養的羊,一群傻傻吃草的羊。他們靠什麼賺錢呢?靠我們吸引來的狼,他們獵狼來賺錢。這些狼就是上去買廣告的商人。
這種商業模式大概是近20~30年來入口網站、搜尋引擎、社群網站...用的方法,大家可能知道一點或覺得理所當然,但是身為一隻羊,你得有些覺醒。
沒有白吃的午餐,不要錢的最貴,你可能被設計消費了並不需要的花費、你獲得了被設計過的訊息導致價值觀偏差、你浪費了太多的專注力在這上面,錯過了探索人生的價值
...
有什麼是可以做的呢?
1、花錢買你覺得需要的資訊或知識,要能賣錢的東西相對的得有夠高的價值,可以是有系統的,也可以是片段零碎的。
2、或許出門幹點別的事,不要讓無用的訊息綁架你。
3、當一隻狼吧!


為什麼紅酒的年份很重要?因為跟那一年的氣候、葡萄收成的品質有關,酒莊就算有百年秘方,仍然得要有好的葡萄才可以釀好的酒,而氣候就是關鍵。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很重要,太早不成氣候,太晚就會來不及了。
抓住機會、投入你可以找到的資源,去做「年份對的事」吧!


前車之鑒!
不要讓你養的一群狗來攻擊你的準客戶。
這群狗不會幫你生財,只會拉屎給你清理,還讓你喪失了新的機會。


不可不知的消費心理學!
我瞭解近年來物價飛漲,店家可能怕漲價了以後銷量會下降,所以出此下策,但我想要告訴他們~
「我是個觀光客,隨手買個伴手禮,我不在乎它多少錢,不要太離譜即可,但是這樣讓我有被欺騙的感覺。」
很多傳統產業不敢漲價,我覺得他們太沒有自信了!
只要你的東西好,合理的反映物價消費者仍會支持的。但是用這種偷斤減兩的方式,消費者反而會得到不好的感受。


不只要看,還要寫出來,更要講出來。
(獨立思考最好的方法是寫作而不是閱讀。)


台灣是一個奇特的地方,小小的地方有東亞最高峰,台北市周邊都環山,出門騎車要不爬山只有繞繞河濱公園,所以公路車配50/34大盤是普遍的現象。飛輪更不用講,從我開始騎車時大家配12~25,到後來的11~28,到現在的11~32,能多大就多大。
騎標準盤(53/39)才是王道嗎?那要看你的功率/重量比率,沒有到那個水準就不要逞強,而且踩得動不代表有效率、有速度。
有個比利時朋友說:我們比利時沒有人在用CT盤的,當然!比利時最高的山只有300m。如果我們到荷蘭,那裡最高的山只有50m,54/42的計時盤都可以拿出來用了。
所以不要跟我講,「消費型的產品,全世界的市場我們都配52/36的大盤,那是沒有問題的!」,那是因為你們的PM都不騎車,而且沒有辦法依照市場的特性作調整,看看人家服飾業、電子業...
說得實在一點,現在自行車業還是一個很落後的產業,但想得樂觀一點,要進步也很快,腦筋轉一下就可以了,這又不是什麼難的事情。


由一群複雜的事物找出一個簡單的邏輯並不簡單,但是這個邏輯並不代表所有的現象。
若你嚴格遵守這個「被創造出來」的邏輯,你也將失去找到真相的能力。
當有一天,這個被創造出來的邏輯被新的邏輯更新之後,你的「信仰」是否也隨之破滅?
當你知道愈多,信仰就會愈少。


雖然我不抽煙,抽煙也真的有害,但是這樣剝削抽煙者,跟當年希特勒剝削猶太人給亞利安人更好的社會福利幾乎是一樣的。
(漲價20塊補貼健康捐)


一般人對於自己的設定參數沒有概念,
但是對於騎什麼尺寸的車卻很有成見。
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但是卻很普遍。
這不科學啊!


以後選職業的原則是,「什麼事情熱門,那就離那一件事情遠一點。」。
因為愈熱門的事情就愈多人做,就會有誘因花錢去做人工智慧來取代這一批人的產值。
譬如不會有人花錢去做「機器 Fitter」,因為從事的人太少了,也不會有夠強大的「Bike Fitting 機器人」。
這樣懂了吧?!


訂價策略是門學問!
但是跟你的成本沒關係、跟你使用的設備價格也沒關係。
只跟你創造出來的品質有關係、跟消費者感受到的價值有關係。
剩下的就跟其他經濟學的原理有關係了。


公路車大家玩了差不多了,現在很多人開始物色三鐵車,買三鐵車要注意什麼呢?
1、要先做Bike Fitting,試騎模擬車,不然不知道需要什麼,也不知道騎起來是什麼感覺。
2、第一輛車不要買整合式的Aerobar,好的Aerobar讓你上天堂,不好的Aerobar讓你下地獄,很多車的設計失敗就在Aerobar上。
3、不要把公路車用的坐墊放在三鐵車上,長時間下來你會受不了,要買三鐵車專用的坐墊。
4、沒有兩用車(公路+三鐵)這回事,公路車就是公路車、三鐵車就是三鐵車。
5、不要騎三鐵車去爬大山,尤其是超長連續上坡,以前寫過理由,不贅述。
6、請教真正的專家,不要道聽塗說,更不要找光講理論的。
有點直白但童叟無欺,或者可以自己去花錢買經驗。


捷運線、高鐵延伸,會讓交通運輸周邊的人得到更多的利益嗎?未必!其實若講獲得的利益,還是交通樞紐、城市中心的獲利最高,資源是往中心聚集的。
技術愈開放,資訊愈多元,人的差距愈小嗎?錯!願意學習的人機會多了、腦洞開了、技術純熟了,而不願意學習的人仍在原地抱怨、等死,不是每一個人都往高處爬的。
學習並把所學用出來,積極的講是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消極的講是減少被淘汰的機會,至於活在底層的人,會愈來愈難翻身,人的差距會愈來愈大。


昨天代理商業務代表來訪,繼上次原廠長官來視察以後。
他們給我一個很禮遇的待遇,以後我訂的貨若庫存有缺,可以直接從原廠出貨,他們也會提高常用零配件的庫存。
我謝謝他們的抬愛,但是我說:我們一家店再會賣也有限,我很願意跟大家分享我們的經驗,讓自行車服務業有更好的服務能力,有更好的服務品質,而不用走向削價競爭的絕路。
從電子商務走向新零售(馬雲的新觀念),實體店面只有更重要而不會消失!但是我們得要有新觀念跟新技術才行。
這新觀念、新技術是什麼呢?(或者不是什麼新的東西,而是已知但以前沒做到的事。)
一、設計、生產、物流...得要接收銷售端的訊息且快速支援,而不再是上行下效的單向模式。
二、技術上除了簡單機械、電子設備以外,還得要懂得人體構造、動作原理與運動訓練,回歸到人體的基本需求。
三、整合顧問諮詢、商品銷售、產品使用、售後服務,建立一個正向的循環。
放眼整個運動產業,應該都是這樣的趨勢。


很多人問我,你練那麼壯幹什麼?我說~
1、我現在還沒有很壯,只是跟你們這些不練的人比,看起來比較壯一點。
2、力量很有用的囉!我想要強壯就跟想要賺錢是一樣的。
3、除了壓重量,我也騎車、跑步。我不會怕騎車、跑步以後掉肌肉,我也不擔心壓重量以後騎不快、跑不遠。
4、我沒有要練六塊肌,也沒有要減肥,我練的是力量與健康!
5、你要嘛跟我一起練,不然就等著多年後看我們有什麼差別吧!


我超喜歡他的(鈴木一朗),但就像賈伯斯或現在的埃隆馬克斯,這些都是不可複製的神人。
99.99...%的人都不是從小立志作大事,然後就跟一朗一樣成功的。
多去接觸不一樣的東西、不為特定目的學習、保持好奇心、不要說不可能、沒有什麼是科班出身的...
我們唯一要跟一朗學習的是他的毅力與自律!


每年我都要講一次,這個年代有很多事情不一樣了!
以前要花錢買的軟體、音樂檔⋯,因為複製容易,很多創作者或擁有者提供免費的下載,但他們會有別的商業模式建構在這些創作上。
以前買商品附加的簡單服務是無法跟消費者收費的,但因為商品的精緻化導致服務的複雜化,專業工具的投資規模也逐漸攀升,所以不應該再免費。
我們現在如果還在思考如何防止簡單的商品不被複製、可以更精進的技術卻不被熟練,那這個人的價值就不會被肯定了!
精工巧匠是不會被淘汰的,但在今日還得加上知識的深度與廣度。


我理想中的宗教,神蹟只是點綴性質的,莊嚴的建築與繁文縟節也是暫時的,啟迪智慧與誘發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才是真實的。


吳伯凡:馬雲講的「新零售」到底在講什麼?
有幾個特色~
1、有記名消費:簡單的講就是客戶資料數據化,包含消費習性與需求。
2、選擇成本低:價格更透明、產品選擇更齊全,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3、維護消費權力的成本低:因為生產的流程透明,權利義務定義清楚,所以可以有效保護消費者。(以後淘寶不能賣假貨了嗎?)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重點~
以前的銷售是由上到下的,所以是B2C,就是工廠生產什麼店面就賣什麼;現在應該是下到上,所以是C2B,工廠生產什麼要收集銷售端的資訊與建議。
因為工廠、物流、實體店鋪的效能提高,縮短產品生產與銷售的時間,更減少窒死庫存(銷售不掉的東西)比率。
另外實體店面不會消失,反而會更重要!因為客戶可以在這裡體驗並得到顧問式的諮詢,且快速的取得他們要的商品。
..........................................
就舒迷的理解,所謂的新零售就是結合客製化生產能力、大數據、電子商務、物流、高密度的實體店鋪,上下整合的一個高效能商業結構。
我整天在罵目前的這些無腦品牌商、不良代理商不是沒有道理的,現有的做法就是被動的、沒有參考銷售端資訊的、不符合市場差異化的、沒有效率的...
新的時代要來臨了,換腦袋是最重要也最難的,大家加油吧!


從事耐力運動者需要肌力訓練已經是沒有爭議的話題了,若你還有任何疑惑請找一下(最新的)專業運動期刊或諮詢一下合格的肌力與體能教練。
1.5倍體重的背蹲舉很難嗎?48歲的中年大叔在2年前就已經有這個水準了,而且我一週還只有練一次。
假如是力量型的運動員,2.0倍以上的肌力才只是一個基本的要求而已。


種瓠仔,生菜瓜!?(閩南諺語),意指時運不濟,不如預期。
但是我小時候就覺得這有什麼關係?瓠仔、菜瓜都是吃的、用的,價值也沒有明顯貴賤,有什麼不好呢?其實真正的問題在於「不如預期」。
但是真實的世界裡,不如預期常反而是一種常態,端看你怎麼想、怎麼運用罷了。
在一個變動極大的世界裡,具備接受甚至運用「菜瓜」的能力變得極其重要,對某些人來講是困擾,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講是禮物。
祝大家常常「種瓠仔,生菜瓜!」,哈哈哈!


專業人士自己要自強!
1、讓自己夠專業,值得付費才能獲得你的服務。
2、要教育消費者,不要錢的最貴。
3、給他們軟釘子,要讓貪小便宜的人知難而退。
4、篩選你的客戶,不是只有他們選擇你,你也可以拒絕他們。
http://mr6.cc/?p=14714


一件事情為什麼做不好?
因為沒有靈魂!
什麼是靈魂?
就是智慧加上熱情。
什麼是智慧?
智慧就是看透事物的本質。
什麼是熱情?
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托爾斯泰)


人類不是因有夢想而偉大,而是去實踐夢想而偉大!光用想的、講的、嘴砲的而不去做或半途而廢的人是沒有辦法圓夢的。


少油少鹽的飲食跟本是狗屎!只要是身體需要的都可以合理的吃,你不是不該吃什麼,而是要運動把它們代謝掉,這樣你才能得到一個健康且強壯的身體。
就像你不該省吃儉用過著寒酸的生活,你該好好的發揮人的價值,也充分的去享受生活是一樣的,這樣你才能得到一個豐富且無憾的人生。


很多人說王永慶勞碌命,做到死才停止。
張忠謀八十幾了還不退休,到底在幹嘛?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做到這麼老了還在做,是怎樣?
這個更誇張,關口一郎101歲了還當職人,怎不去享清福?
那是因為你不熱愛你的工作,你等著老闆施捨每個月的薪水、年終獎金,所以你才想要早一點脫離苦海。
若這是你熱愛的事情,你會想要一直做到蒙主寵招的那一天,有人逼甭做了你都不放棄!
http://www.storm.mg/lifestyle/82519


什麼是服務業?
那個誰誰誰是不是服務業我不知道,但是我做的是貨真價實的服務業。
什麼是服務業?不要講那種文謅謅的定義,講點人話就是~
1、 沒有帶走東西也要付錢的。
2、 連工帶料的也是。
舉個例子,在魚市場賣魚還不是,但是代客料理或開餐廳就是了。
服務很講究功夫的,功夫不到位就沒那個價值了。還有服務很講感覺的,一種「被服務」的感覺。就是客戶不用動腦筋也不用擔心,自自然然的就有人會把事情搞定,你就是那個把事情搞定的人囉!
服務的價值是沒有屋頂的,只要你能做別人不能做的事或做得比別人好,那你就有訂價權。但是卻有人要比低價,甚至回去做純粹的零售業,這根本就是搞錯方向了。專業與敬業也不是自己講的,這要客戶講的才算數。某種程度上,你的收入就是客戶給你的肯定,所以混得不好或混不下去的,不要說你有多專業與敬業。
服務業沒有尊嚴嗎?那是你自己看輕你自己!
1、 不是只有客戶可以選擇,你也有選擇權。
2、 你的尊嚴跟你存在的價值有正相關,價值愈高尊嚴愈高。
不要抱怨市場也不要教訓你的準客戶,那只是證明你的無能而已,保持微笑才是王者之姿。
服務業進入門檻很低,但是生存的門檻很高,你得大大的拉開專業與業餘的差距,一眼就讓外行人覺得你與眾不同,但是也要讓內行人感受到你價值。拉不開差距表示你還得進步,除了啟蒙以外,客戶是你最好的老師、滿意的客戶是你最好的業務員,你得有自我學習的能力,也要與客戶建立有建設性的關係。
廣義的來講,很多傳統產業也可以發展成服務業,只要你能夠滿足需求、創造價值,人人都可以從事服務業。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嘴砲族可以邊Google邊跟你吵,打得跟真的一樣,所以跟他們鬥沒有用,外行分辨不出來。
你得把功夫練在身體裡,讓你的智慧、知識、神經與肌肉都變成行雲流水般的流暢,面對面的時候,外行都分得出來。
很神奇吧!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看起來虛幻,但真功夫才是生存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