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舒迷大叔愛亂講2017/6月

如果你覺得你是一個突變種,有別於那些原生的物種,那你就要再去找一個跟你一樣的突變種來繁衍後代。
雖然這不容易,但只有這樣才能把這個獨特的基因延續下去。等環境適合你們的時候,就是你們大量繁殖的時候。
原生物種若不適於新環境,縱使如恐龍般巨大,一樣會滅絕;就算是老鼠這種微不足道的生物,一樣可以稱霸世界。


什麼是創新企業?
就是那種橫空出世,從石頭裡繃出來的,之前沒見過也沒人懂,沒有把你當詐騙集團就不錯了。
不然就是來搶人家飯碗的,既得利益者應該會想拿槍把你轟掉!
所以不要去跟老傢伙講五四三的,你得要自己闖出一片天地,不然就得去找跟你一樣怪的人合作。
記住!你的戰場不是那些老傢伙,而是那個還沒有被挖掘出來的市場。


一個人用原始的本錢賺錢是最簡單的,但也是最底層的能力。不見得人人都有條件,但賞味期有限,也難登大雅之堂。
一家公司用降價促銷來維持業績是最簡單的,但這是最沒有附加價值的商業行為。不見得每個公司都有能力長期這樣經營,但產品交給他們只會被玩爛而已,這種玩法也有玩完的一天。
不急迫但重要的事總得要去做,個人得不斷充實你自己、公司得投入新的研發與資源,不然很快就得承擔後果。


「沒有賣不掉的東西,只有賣不掉的價格。」,大家都會講。
但那是處理「閒置資產」與「過季商品」的方法與態度,而不是一個常態性的商業行為。
如果你常常在處理這個問題,那你麻煩大了。
調高價格或增加獲利,才是上軌道的老闆該做的事。


彈性調整的連續假期真的好嗎?
放假的時候交通設施、休閒育樂場所過飽和,無法發揮應有的效能。補班的日子心情與工作效能低落。
雖然我是長工,放假跟我沒關係,但還是要幹譙一下無腦的政策。


看到一個髮廊的跑馬燈秀「新客燙髮8折」。
最好你們也給老客這樣的折扣或更好才對!
去髮廊應該是重複性很高的服務,「維護一個老客會比吸引一個新客更值得,成本也更低。」。
更深一層想,與其折來折去,你的服務跟價格有合理性嗎?缺業績是無法獲得消費後的肯定,而不是沒有業務開發的能力啊!


因為沒有技術也沒有服務,所以店家只能給你折扣,但你得忍受不良的調教與設定的折磨,最後還是得花錢補回來。(車主來Fitting前還先去換了全車的走線,還好尺寸選擇沒有問題。)
誰說專業的技術與服務不重要?


莊子 - 列禦寇:
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語意:有個人想掌握一門奇特技術闖天下,便拜「世外高人」為師,花費千金,苦練三年,學習了所謂的「屠龍之術」,藝成下山之後卻發現天下根本沒有龍,所學本事毫無用處。
...................................................
以上是在千年以前的社會,一個當時的人真正可以接觸到的社群可能只有幾百、幾千個人,所以屠龍術無法找到足夠大的市場而維生。
但時至今日有網路的世界,再怪異的需求都可以找到對應需求的市場。
「只要你夠好,不怕你多怪!」
而且在 AI 取代無聊且機械式的工作之後,我們會需要更多的「屠龍手」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屠龍術將成為你賴以維生的技能。


不管是「工業4.0」、「先進製造」,還是「新製造」,都是大數據的應用。但長久以來,自行車設計、製造、銷售與真正的客戶需求並沒有連結,而且運動科學日新月異也沒跟上。
傳統上產業著墨於製造技術與成本控制較多,未來應該建立銷售端的反饋機制,所以目前還不談「大」數據之應用,現在應該要先「有」數據回饋機制,要怎麼做呢?
藉由深度的訓練與學習,讓銷售人員(車店)能夠擔任數據閘口的功能,而這種能力是建立在運動科學與BIKE FITTING服務之上的,而這個數據資訊是直接來自於你的客戶身上的(包含消費習性與身體數據)。
以前那種去公共數據庫(譬如醫療、勞動單位提供的人因工程資料庫)取資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種資訊一致性太低、參考價值不高。
當一家公司能夠真正掌握來自於消費者直接的資訊,那種資訊才是你公司的資產,也是你製造市場競爭武器的原料。


關於自行車的客製化,不用到特別的車架幾何與車架塗裝,先來個配件可以依照需求搭配選擇就已經很鳥不起了!
不要再跟我說52/36大盤出貨到全世界都說很好用,台北是盆地、台灣有武嶺,50/34在這裡都不好用了,我們可以選48/32或46/30嗎?當然你的車只騎河濱或功率重量比超過5W/KG,要選53/39也是可以的。
上管53.5公分附近的車架是最多人騎的尺寸,但是把手寬度選擇的差異也最大,有人要C-C 40公分的、有人要42公分的。
就算騎一樣大的車架,龍頭的長度也不會一樣,最好你們的手都長一樣長啦!
再來就是「成車」根本就不需要經過組車廠組裝,你們那些「還可以」的組裝技術可以讓我們把車直接交給客人嗎?口碑優良的店家哪一個不是重新拆卸再組裝!5萬以上的「成車」根本不用進組車廠,直接給我們KIT就好了,不用浪費錢給組車廠,也不用浪費車店技師的時間拆來拆去。
車廠出KIT比單出車架要好,因為可以發揮採購的優勢,也可以維持車廠的營業額。如果車廠出貨的變速器、輪組沒比網路零售便宜,那就代表有人謀不臧。
以前講這個人家會說我瘋子(幹!現在應該也還是啦!),但是當你們的車子賣不出去,工廠都想要出售了,自己就要好好想一想,是養了太多老鼠咬布袋,還是自己腦袋不清楚?
以前消費者不懂,車廠錢好賺,現在不一樣了,想要塞一車亂七八糟組裝的東西已經被看破手腳啦!


直播遲早完蛋,短視頻才是王道。
就像夜市的水準比不過飯店是一樣的。


攝影的功能是讓我們可以「斷章取義」我們的人生,而暫時忘掉那個五味雜陳的世界。


8 年前我進了 2 組 165mm 腿長的大盤,賣了 2 年才賣掉。現在 1 週就會賣掉兩組 165mm 腿長的大盤。
我覺得「可調式曲柄」是未來的趨勢,這次來看這個這個「未來」要多久可以到來?


以前大家都穿麥當勞叔叔的鞋,我跟你們說:「那太大了,應該要換合腳的。」,大家都當我是瘋子。
有一天美國人來了,說:「你們穿那麼大的鞋幹嘛?那是大肢佬穿的。」,大家才恍然大悟,說:「喔!怪不得我覺得腳鬆鬆的。」。
先知通常都是孤獨的,沒有被抓起來燒死就不錯了,不會有人想起你的。


我沒有發明新東西,我只是把真相告訴你而已。
如果哪一天我真的發明了什麼,你也是不會相信的。
而我還是一樣會告訴你,但你還是不會相信。
所以你是你,我是我。
PS:
不要再跟我說要去排乳酸了!
不要再問我吃這個會不會瘦?
不要再問我練這個有什麼用?
好嗎?


我一直認為聰明的學生不應該跳級,也不該只做一件事,應該要在一樣的時間做更多的事,譬如自然組跟社會組都念、上大學可以同時修2~4個科系...,因為很多事情必須要時間來發酵,有能力就做多一點不同的事吧!


有些事情,
做一年半載是耍流氓,
做八年十年是專業,
做二十年、三十年,做一輩子就是傳奇了。


有人說,我們要把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生活,人生要活得積極、無怨無悔。
舒迷說,我們要把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上班,工作要做得到位、無可取代。


去年這時候做100kg*5組*5下,今年已經可以做125kg了。
最大肌力提升25%。


長期待在第一線銷售、服務客戶,對於市場的動態非常敏感,相對也容易調整。但是後端設計、生產、行銷...所遇到的問題其實更險峻,而且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台灣的自行車產業,或甚至大多數的產業,目前都遇到非常棘手的問題。過去的成功將是未來的絆腳石,未來的目標甚至敵人都不一樣了。提高產能、提高良率、提高效能、降低成本...都不是重點,因為現在這種思維之下生產出來的東西已經賣不出去了。
「精於製造正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先知道客戶要什麼?再做出市場想要的東西才是當務之急。這需要建立起一個資訊回饋的機制,因為現成的技術已經成熟,有人已經開始使用,以才會造成市場的偏斜。
這些回饋的機制就是數據的運用,物連網、大數據...都是工具。把這整個「使用者需求」、「個性設計」、「客製化生產」、「高品質的服務」建立起一個循環的就叫做「工業4.0」、「先進製造」,或是「新製造」、「新零售」...
「不知道市場的需求是我們最大的缺陷。」
還有我們必須面對一個自然的法則,「萬物消長」是隨著時間軸的推移無法避免的。新的世界會有新的產業興起,也會有老的行業消失,想要拯救一個衰落的產業常常都是徒勞無功的,必須要淬取原有的精華注入到新的標的之上才有新生。
「此舉感傷、艱難,但不得不做!」
紀錄參加「經濟部中小企業處」、「Mix Taiwan」、「智慧機械x二代思維」、「自行車、新創、趨勢」的座談之夜有感。


錢能幹嘛?不知道!那就先賺一點起來,等有錢的時候你就知道錢可以幹嘛了,不要沒錢還嫌錢髒。
最大肌力是什麼?不知道!那就先練強一點,等你有了各種形式的最大肌力時你就知道力量能幹嘛了,不要沒力還嫌力量沒用。
勿以錢少而不賺,勿以力少而不練。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只有自己摸過才知道冷暖,也只有自己嘗過才知道酸甜。


書米、舒米、書咪、舒咪、書迷...,我是「舒迷」啦!


不管男人還是女人,你的另一半抱怨、言語勸退,甚至禁止你去學習、吸收新知、上培訓課程...
你應該先檢視一下,這是否是值得做的事?若答案是肯定的就去做吧!
不要被親情綁架了,因為他們並不如你瞭解,這社會變化太快,沒有所謂「安穩的」工作與生活,保有競爭力才是最安穩的。
雖出於良善的用意,但他們並沒有與時俱進的腦袋,但是你應該要有一個。


社會在走,假掰要有,沒事拍拍,有事貼貼。


六月到目前為止(6/10),女生來Fitting的比例為46.15%,其中昨天跟今天連續5位女性車友。
誰來關心一下自行車的女性市場呢?


做服務業的人們得要與時俱進,不然不要說找不到新客戶了,連老客戶都會離你而去!


沒錯!就是這樣。(不斷的學習與成長)
生在這個時代,你就必須這樣生存。
我快40歲才進入自行車產業,但這8年多來除了累積工作經驗之外,每年投資自己的時間與金錢不計其數。
你有這樣投資你自己嗎?


學歷、認證、獎牌…的框架限制了我們嗎?
知名大學畢業、國際認證資格、國際競賽名次…,這些並不會因為我們離開校園而減少,但我們汲汲營營追求這些憑證之時,難道不會心虛嗎?
我們都說:「這只是一個開始,不是一個結束!」,但在擁有這一紙證明之後我們開始了什麼?
我們對於「畢業證書只是證明你有繳學費罷了!」這句話只能微笑,因為這是事實啊!
以上都只是經歷與資歷,還不見得有真正的約束力,那有政府發放的執照就厲害了嗎?馬路三寶每個都有駕駛執照,但給他們上路可是害人害己啊!
我說這些不是要否定與推翻這些商業組織與監理架構,我自己也有畢業證書、認證書與一些執照,我的朋友中也有人是國際證照的代理或認證教官,我相信大多數的人希望推廣正確的知識與技術。
但當學校都不學校、證照滿天飛、什麼都可以搜尋得到的時代,什麼是可以依靠的?什麼是不變的?
我們要思考的是在擁有這些資歷之後有沒有累積足夠的經驗?有沒有讓技術熟練的長在身體裡面?還有沒有持續獲取相關的知識?有沒有勇氣推翻以前的認知?
學歷、認證、獎牌…就像那個武學經書,給我們的是一個方法與使命感,之後的修行與鍛鍊才是真正的道行。
武術招式很快就可以學會,但是沒有幾年功夫怎心領神會?沒有修行怎打通任都二脈?青冥劍就算沒有給李慕白,至少也要俞秀蓮、玉嬌龍之流才能舞得動,那功夫是藏在身體裡的啊!
寶劍與秘笈已經在手上,剩下的看你的了!


拔啊~!你要買什麼禮物回來給我啊?
把拔回家就是最好的禮物啊!


關於這幾天瘋傳的買車血淚史的文章,說一點我的看法。
要知道,我們正在進行的是「一個花錢的動作。」,沒買車、沒騎車也不會餓著!在這個前提下沒有比「拿著真金白銀來花。」,更實際的了!
找個好顧問也罷,聽那認識或不認識的車店老闆的建議也好,那都不保證是你要的,不是誠實與否或專業的問題,只因為那都是別人的經驗,不是你怎知道你的需求?可能連你自己都還不知道活這麼大,你的人生意義在哪裡?
去花錢吧!去騎車吧!跟著大家去參加活動吧!自己一個人去旅行吧!沒有體驗過怎知道你喜歡什麼?
不想花錢?那就算了!回家看電視好了。
不想冒險?那就算了!天底下沒有真正安全的事情。
花錢可以讓你知道很多事情,你喜歡什麼?誰的話中肯?誰是好朋友?誰是好老闆?人生這麼美好!...而且花錢促進經濟繁榮!有錢不花是罪過,沒錢硬要花是自討苦吃,有錢能花是幸福,沒錢可花請安分。
但是只有一個建議~
「沒有一次到位這種事情!」
技術要經常練習才會熟練,花錢也一樣!久久花一次大的風險很高。沒有親身經歷,你都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的女人(男人也一樣),買車亦同。而且也要記得「一山還有一山高」,「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拿錢來認識這個世界是最實際的事情。
好啦!一定樣那麼俗氣嗎?我們不能有點「正能量」嗎?可以!
敞開你的心、不要太計較,等待緣分的到來!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 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 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狄更斯 《雙城記》
差別在哪裡?
你的視野
你的智慧
你的能力
你的勇氣
你的行動

你的團隊
我覺得我一個人幹不了這麼大的事情了!


這次參與「自行車運動科學」課程的同學來自廣東佛山、河北廊坊、北京、山東青島、黑龍江哈爾濱、浙江溫州、河北石家莊、山西太原⋯,好幾個同學飛幾千公里的路程來學習。
在台灣,其實交通真的方便許多。


基本上除了機場、度假村跟夜市以外,我沒去過其他地方。
所以我應該不算去過天津吧?!


阿母!哇喜阿人啦!
我終於站上人生的高峰了。(體重90.3公斤)
我那麼認真練、認真吃、好好睡,才有今天這麼壯的身體。
阿幹!2倍體重的目標又要上修了。
哈哈哈!


隔壁大媽:
哎啊!清華的學生太幸福了!整天在這種地方。
若不好好唸書就太對不起祖國人民啦!
舒迷說:
那也要考得上啊!


「行勝於言」,白話就是~
去做就對了,不要只會嘴砲!


北大,我來了!
什麼不能進來?有錢能使鬼推磨啊!


有國家級防火牆,就會有人翻牆。
管制一級城市的戶籍、車籍,就會有人鑽漏洞。
清華、北大管制校園,就會有帶進校園的生意。
...
管制愈多就會有愈多特權,也會有愈多地下經濟。
改革開放的路還很長囉!


五年前我抱著我家那隻還沒有長胖的狗下樓梯,結果左腳踝扭傷了,超過半年不會好。
昨天下車的時候旁邊的行道樹坑有高低差,一時採空了,結果左腳踝同一個地方翻了一下,但是這次一點事情也沒有。
前幾天在天津,課程結束時,大家要照相,所以把百葉窗都拉開讓光線進來,一轉身我被過長的繩子絆倒,整個人趴倒在地上,發出巨大的聲響,大家都嚇壞了,但是我一點事情也沒有。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因為這幾年我有好好的訓練我的身體,強壯的身體可以抵抗這種考驗。
壯一點有什麼不好?拘泥於體重計上的數據有意義嗎?我覺得強壯對我比較有意義!


我覺得北京人比上海人還愛按汽車喇叭。
相較之下台灣人簡直就是啞巴。
哈哈哈!


退房時稍作整理,展現我成熟與進化的人文素質,還有泱泱「大國」國民的風範。


舒迷:你知道北京人為什麼喜歡養臉扁扁的狗嗎?(北京狗一類的)
老闆娘:不知道啊!
舒迷:他們整天看石獅子,當然看長得像獅子的狗順眼啊!
您說是吧?廠廠!


醒醒吧!空服員根本不是夢幻的工作。
真正夢幻的工作是擁有自主權、富有創造力,並且是少數人擅長的工作。
這樣的工作可能不是現在既有的,也可能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也可能不知道怎麼跟你的家人與朋友敘述,但是在未來會有更多的「新時代工作」被創造出來。
這才是你該期待與創造的夢幻工作。
創造新工作不用太聰明,只要鑽研你有興趣且擅長的事,而且找到特定市場即可。但這點對於傳統教育是個挑戰,因為傳統教育並不擅長發掘個人特質與專長。
現在當個不正常的學生不見得是件壞事喔!


如果優勢並非來自於效率和核心競爭力,長遠來看是有害的。


恭喜合法罷工爭取勞工權益獲得勝利!人們的工作權必須要受到尊重。
換另一個角度想,工會太強大也會導致產業的凋零,譬如碼頭工人工會、底特律那些汽車工廠的工會...,最後資方與勞方都受傷。
資方怎解決這個問題?用更多的自動化或人工智慧取代勞工,導致整個產業的革命。高度重複的工作將不需要太多的勞工就可以完成,而這些勞工是去控制或改良系統的,這些人有更高度的技術性與不可取代性。
面對未來的就業市場,你要選擇哪一種工作?等著被自動化或人工智慧取代的?還是去控制自動化或人工智慧的?還是去做不會被自動化或人工智慧取代的工作呢?
這些工作看似門檻很高,確實有些是!尤其是去控制自動化或人工智慧的這些工作。但是還有不會被自動化或人工智慧取代的工作阿!
或許休閒、運動產業是個方向,這些事情需要人與人互動,不需要被冰冷的機器取代。但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必須有趣、獨特,這些特質每個人都有,只是被隱藏或壓抑罷了。
發覺與優化這些特質之後的人,將是一個不可被取代的工作者。


今天一位馬來西亞的代理商來我店裡一下午,看我做了兩個客人的 fitting,也聊了一個下午,然後跟我說:
「為什麼那麼多做腳踏車生意的人到現在還在喝酒應酬談生意?他們應該來你這裡看看,聽聽客人的聲音,了解一下他們要的是什麼?或者自己也去騎車,體驗一下騎士的感受。」。
我跟他講:「那種舊時代不會回來了,腦袋不換的就等著被幹掉!新的時代會有新的商業模式崛起,以前你看不起的,以後會從你的身上碾過去。」。
舒迷說:「我們賣的不是商品,賣的是洞察客戶需求的能力。」。


以前,可能只要因為認識某個人,你就可以做起一筆生意,賺一點錢。
現在,你要能預測市場的走向、做出一點好玩的東西,然後搞一大把錢才能去做你想要做的事,但還不一定能賺到錢。
認識誰誰誰不重要,先讓你是誰誰誰比較重要。


好吧,來點負能量好了。
那個立管75度以上的公路車架可以拿去丟垃圾桶了,什麼豬腦袋設計的東西。
什麼鬼東西啦!


大家覺得自行車產業如何?
我覺得表面興旺,但其實山雨欲來,得要快一點調整產業的體質了。
寅吃卯糧:6月推新產品(以前至少9月以後),舊款庫存價格崩盤。
產銷脫節:生產的人根本不知道消費趨勢與消費者的需求。
供需失衡:客人要的沒貨,庫存有的要賣給鬼喔!

怪不得標叔、安哥要趕緊退休了。


馬雲為什麼提出的五個新裡有「新零售」,講實體店面的價值?
幹!當然是他的電商王國消滅不了實體店面,店面太重要啦!
那開店的人為什產麽老是覺得自己被網路打壓?那是因為你沒有找到自己的價值啊!
開著店面做比經營網路還懶惰的工作你就等死吧!還不好好照一下鏡子,想一下「我是誰?」。


在這個年代~
任職於哪裡?
有什麼頭銜?
有多少學歷證照?
有什麼名牌行頭?
認識哪些名人?

他媽的一點都不重要!
有沒有知識?
有沒有專業?
有沒有骨氣?
有沒有魅力?

你的名號有沒有響亮?
這才重要!


一年一度的環法自行車大賽又要開始了,寫在比賽之前,你預測哪支車隊、那位車手可以贏得比賽呢?
以前小時候看了幾百場 GP500、F1 的現場轉播賽事,直到騎車之後也看了不少自行車賽事,但總是對於突如其來的意外、機械故障、不公平的判決...,一場應該贏但未贏的比賽感非常的氣憤與沮喪。
現在很少看現場轉播的比賽了,並不是我不關心賽事,而是我瞭解比賽本來就充滿了「不確定性」,賽會也會為了增加比賽的不確定性而修改比賽規則,不然一場一開始就知道結果的比賽有什麼好看啊?
我關心賽事但不只是關心比賽的過程與結果,而是更專注於瞭解那個贏得比賽的「確定性因素」,譬如裝備、戰術、訓練、選手本身的素質...
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你有先專注於確定性因素的提升嗎?譬如閱讀、體驗、訓練、思考...,而且在競爭中拿出如同溺者爭一口氣的意志力嗎?如果有,你才能說:「我接受比賽的結果。」。
不要看了一輩子比賽仍然沈溺於輸贏之間,而對於你的人生沒有一點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