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

「智能駕駛、無人汽車」

我在「得到」APP上有訂閱吳軍博士的「谷歌方法論」,這個專欄讓我獲益匪淺。

吳軍博士簡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電腦科學博士,知名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家,矽谷風險投資人。他的著作《數學之美》榮獲國家圖書館第八屆文津圖書獎、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文明之光》被評為2014年「中國好書」,《浪潮之巔》榮獲「藍獅子2011年十大極佳商業圖書」獎,《超級智能時代》(高寶書版)開啟了2016智能時代元年。

吳軍博士於2002年進入Google,擔任資深研究員,設計了Google中、日、韓文搜索演算法以及自然語言分析器。2010~2012年擔任騰訊負責搜索和搜索廣告等業務的副總裁,後回到Google負責電腦自動問答專案。

吳軍博士自2008年開始從事風險投資,並於2014年作為創始合夥人創立了矽谷豐元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他也是上海交通大學客座研究員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

關於「智能駕駛、無人汽車」的議題,這是我節錄近期他談論到這個話題的兩段文章,看看吳軍博士怎麼說,也介紹給大家瞭解。

第26答客問

讀者問題:

聽了有關登陸火星的課程,感覺人類實際的技術高度和媒體宣傳的程度相去甚遠。近兩年智能駕駛、無人汽車概念也炒得異常火爆,各種2020、2025年普及無人駕駛的口號層出不窮。
在智能汽車行業,人們是否普遍也存在類似登陸火星這樣的過高期望?

吳軍博士回答: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把智能汽車這個概念澄清一下。通常講的智能汽車是指特斯拉那種信息化了的汽車,而不是無人駕駛汽車,或者自動駕駛汽車。如果是信息化了的汽車,世界很多國家已經做得不錯了,這可以看成是一個已經解決了的問題。
因此,我猜想你說的是無人駕駛汽車,或者自動駕駛汽車。這兩個說法在媒體上都能見到,是一回事。

汽車工業界將無人駕駛汽車從無到有分為五級,即:
L1 完全由人操作的汽車
L2 輔助駕駛汽車
L3 高度輔助駕駛汽車
L4 有限制的無人(自動)駕駛汽車
L5 完全無人駕駛汽車

關於這五級的定義,你從字面上可以理解,裡面更詳細的規定我在去年介紹CES時講過了,你可以查一查歷史的存檔。從這五個定義,你也可以看出,無人駕駛這件事,不僅工業界已經有了目標,而且有了一步步實現的步驟。

目前,Google旗下的Waymo公司,已經在第五級商業運營了,有2000多輛車在路上跑,估計今年能有上萬輛車上路。此外,美國通用公司將於2019年推出L5的無人駕駛汽車。福特將於2021年推出無方向盤,無剎車的L5級自動駕駛汽車。

此外,世界上還有幾個研發團隊和合資公司,接近這個水平。它們是:德國的大眾、戴姆勒-奔馳和博世的合資公司、雷諾-日產、寶馬-英特爾-菲亞特(包括控股的美國克萊斯勒)。這裡面除了Google,都是傳統的車廠,因為缺少搶眼球的新型創業公司和IT公司,因此對於它們的報導並不多。但是,這些公司都是在做實實在在的事情,它們的研發一旦完成,商業化的速度會很快。

從這些分析你可以看出,雖然無人駕駛這件事在創業界是一個具有巨大泡沫的事情,但是總體上來講還是很靠譜的。

今天,大家基本上認可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問題是相應的法規沒有跟上,另外人和機器人如何相處,整個社會也沒有準備。

如果說無人駕駛技術的難度是1,那麼由人登陸火星的難度就是100。原因這週我已經分享了。

關於無人駕駛這件事,我會花一周時間專門談談對新技術的投資。

第126封來信:

這周和你分享一下,最近我們基金投資的一些方向,主要是我們對所投資的行業的研究結果和我們的看法,今天談談無人駕駛。這項技術今天炙手可熱,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如果說5年內你會用到這項技術,或者10年內街上會有不少無人駕駛汽車,你可能將信將疑。下面我就把我們研究的結果告訴你,供你參考。

如果在上個世紀50年代誰要是說專業單反相機會變成傻瓜相機,恐怕沒有多少人相信。這件事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基本上就實現了,到了數碼時代更是如此。今天,即便是哈蘇或者徠卡最高端的中畫幅相機,使用的方便程度其實和傻瓜相機也差不多,更不要說尼康和佳能的相機了,雖然發燒友和專業人士對相機還有控制,但是99%的人或者99%的時候大家只會去用廠家的缺省設置。

今天的汽車產業情況也差不多,未來的時代必定是以無人駕駛為主的時代,自己開車無非是為了一種體驗,因此投資無人駕駛是有必要的。

當然,可能會有人問,這麼多公司該投資哪一家,或者說我們看好哪一家的技術呢?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因為今天這個概念太熱門,做相關事情的公司太多了。即便是在中國,宣布要做汽車的無人駕駛公司都有上百家,包括一些現有的汽車廠,如果考慮到開發無人駕駛所需要的技術,恐怕數都數不過來了。對於這麼多的公司,我們根據諮詢公司Navigant的一些研究報告,將它們分為了五類。前三類是Navigant的分類,後兩類是我們的補充。

第一梯隊,掌握了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導者,包括:

1. 獨立的無人駕駛公司Waymo,也就是從Google拆分出去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和Google同屬於字母表公司(Alphabet),以及安波福(Aptiv,使用的是寶馬的汽車)。
2. 現有的汽車公司,美國通用、福特、德國的大眾、戴姆勒-奔馳和博世的合資公司、雷諾-日產、寶馬-英特爾-菲亞特(包括控股的美國克萊斯勒)。
上面的排名是分先後的,其中Waymo不僅要比安波福好很多,而且要遠遠領先於其它所有的公司,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已經投入商業運營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在各大汽車公司中,通用和福特比後面的也有明顯的優勢。需要一提的是,通用汽車公司是通過在2016年購買矽谷的一家自動駕駛公司巡航(Cruise),一下子成為汽車公司中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先者。當時Cruise公司只有40人,收購價錢卻超過了10億美元(GM沒有透露準確的收購價格)。通用汽車計劃在2019年推出自動駕駛汽車,只比Waymo晚了兩年。而行業的第三名福特將於2021年推出沒有方向盤和剎車的自動駕駛汽車。

第二梯隊,有能力做出能上路的無人駕駛汽車,但技術不成熟的公司,包括:

1. 沃爾沃(以及合作方AutoLiv、愛立信、Zenuity等等)、法國的PSA汽車、捷豹路虎、豐田、現代。
2. Navya、百度(包括北汽)。
在這一梯隊,把汽車廠放在了前面,因為它們的水平比後面的新型自動駕駛公司Navya、百度要好。相比第一梯隊的公司,它們的技術還不成熟,推出自動駕駛公司的時間難以確定。

第三梯隊,Uber、特斯拉、蘋果和本田。

特斯拉其實是最早推出輔助駕駛功能的公司,但是,隨後它技術進展緩慢,而輔助駕駛功能今天大部分汽車廠都有了,已經不新鮮。因此它被排在了第三梯隊。

從這三個梯隊可以看出,除了從Google分出來的Waymo,大部分都是原有的汽車廠。很多時候我們喜歡談顛覆,但更切實際的,有時是合作。特斯拉公司之所以放在後面,是因為它目前的策略還是輔助駕駛,而不是無人駕駛。不過,唯一的例外是Waymo。它雖然主要是作為技術提供者,但因為在這個領域研發的時間最長,投入最大,而且有Google各種技術支持,因此最被看好。它的估值已經高達700億美元了。

700億美元在汽車行業裡是什麼概念呢?世界市值最大的汽車公司豐田的市值是2000億美元出頭,美國最大的汽車公司GM市值大約是620億美元,而被認為已經泡沫很高的特斯拉的市值還不到600億美元呢。

不僅Waymo估值過高,國內大部分自動駕駛汽車的創業公司的估值也已經不低了,很多公司成立不到一年,估值已經幾億美元了。這些公司,最後能剩下來的其實不多,因此投資它們要非常慎重,它們都面臨各大車廠和Waymo兩邊的擠壓。

在這三類公司之外,還有兩類我們特別關注的,我把它們分別放在第四和第五類。

第四類,激光雷達公司。

其中最有名的是Velodyne,它過去是給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提供激光雷達,應該講技術最好,但是價格太貴,今天已經量產了,依然高達75000美元一個,比一輛中等檔次的奔馳車還貴。因此,今天Google的Waymo自己也不用這麼貴的產品了,而是投資新的激光雷達公司。據Waymo自己講,成本下降了90%。至於激光雷達為什麼這麼貴,因為它要360度旋轉,是精密的機械產品,不是電子產品,因此加工起來非常困難。

那麼能否通過很多不同方向的雷達組合,不用旋轉也能合成出360度的圖像呢?這是一些創業公司目前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投資的方向。我個人相信這種技術可以把激光雷達的成本降到1000美元以內,以後它會成為汽車的標配,即使不做無人駕駛汽車,作為一般汽車的部件,也能幫你把周圍所有可能的危險情況找到。

此外,激光雷達還可以測風速,在風力發電等領域都有應用,因此我們一直在關注這一類公司,並且做了適當的資金投入。

第五類,視覺技術公司。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Mobileye,它在去年被英特爾公司以150多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在道路和目標(包括各種車輛)識別方面,Mobileye的技術無疑是最好的,之前特斯拉的輔助駕駛一直採用Mobileye的技術。但是2016年後,特斯拉開始研製自己的技術,不過這次分道揚鑣,讓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放緩了。

英特爾公司在天價收購了Mobileye之後,也隨即躋身自動駕駛領導者的行列。 Mobileye的成功極大地鼓勵了很多單純做算法的研究所和創業公司,雖然算法本身變不成汽車,但卻是無人駕駛技術最核心的部分。因此,這也是包括我們在內很多風險投資機構投資和不斷關注的領域。

通過過去的兩年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關注和投資,我有這樣四點體會可以分享給你,這也反映了智能時代做事情的特點。

首先,凡事做精了,會變得很值錢。在過去做一個碗,做得好能賣一百塊,做不好,十塊、五塊賣出去也能用,因此也會有人貪便宜要。但是在自動駕駛汽車這個領域,領先的技術不僅值錢,而且容易獲得最終的成功。 Waymo的估值高達700億美元,Mobileye能夠賣到150多億美元的高價,40人的巡航公司Cruise居然能賣10多億美元,說明了技術的價值。我一直強調,寧可一件事做到100分,也不要一堆事情做80分。

其次,自動駕駛技術和自動駕駛汽車還是兩回事。要想在無人駕駛汽車行業中佔據主導地位,除了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之外,還需具備大規模生產汽車的能力,並配備必要的傳感器和計算硬件。在這方面,單純的科技公司和OEM廠商們其實都不具備。 Google的Waymo一直是無人駕駛軟件的領導者,但它也需要找到一個合作的車廠一同製造汽車。相反,汽車公司知道如何製造汽車,但不一定具備製造全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複雜軟件的專業知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合作是最好的出路。從上面的清單你可以看出,很多是汽車廠和科技公司結盟的產物。

再其次,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還是不錯的,無論是Waymo還是通用即將上路的自動駕駛汽車,都有兩套完整的系統,這相當於你開車時有一個隨時接手的副駕。另外,這些汽車還準備了充足的動力控制轉向和剎車。這不是普通汽車簡單裝一個軟件就能改造成的。這也是業界一直懷疑像特斯拉這種"傳統的、沒有備份、沒有冗餘"的汽車能夠讓人真正放心使用自動駕駛的原因。

最後,自動駕駛能否盈利,現在誰都說不好,或許還需要較長的時間。

鑑於上述情況,我們還是投資了一些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但是對於投資試圖自造汽車的科技公司,還是非常謹慎的。希望我們的研究對你了解自動駕駛的現狀有幫助。

祝近安

舒迷後記:

這個議題上很多人只聽過特司拉,但實際上並不僅止於此,其實還有很多團隊在投資這個項目,包括軟銀總裁孫正義主持的擁有 1000 億資金的基金、各大商業 / 工業巨頭,所以「智能駕駛、無人汽車」有機會成為未來幾十年內最有產值的項目之一。